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 > 时政 > 文章 当前位置: 时政 > 文章

开展“生动的学习” 对话北京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强

时间:2022-12-14    点击: 次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本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我们的学习也应该是生动的,不能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这为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指明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报就此推出访谈——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鲜明特点。新时代我们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经验与做法?

  韩强: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进入新时代,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过程中,我们党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向谁学、怎样学等问题,在吸收借鉴党史中有益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形成了许多经验。

  始终高度重视学习,强调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都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党章把认真学习列为党员八项义务之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学习中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3次,十九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41次,学习的课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安全、党建等各个领域。这些课题站在时代前沿、事关复兴全局、引领前进方向,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是新时代党的学习内容的显著标识,对推动全党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全党学习的首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始终注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坚定全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提高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立足时代、置身历史、带着思考、怀揣初心、肩负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真理中加油补钙、在学习中改造自我。

  始终坚持学以致用,强调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理论上坚定清醒是思想政治上坚定清醒的前提,科学理论是理想信念坚定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谛。我们党注重把学习能力提高和解决具体问题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九大把增强学习本领列为全党需要增强的八个本领之首;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提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始终注重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成效。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党始终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仅要加强学习、经常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既要善于向书本学习,经常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也要善于向实践学习,提高应对各种问题和复杂局面的能力,还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群众,去找寻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要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记者:谈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如何理解道理、学理、哲理的内涵?

  韩强: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能停留在表面笼统性的认识、一般原则性的理解和抽象概念性的掌握上,而应该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道理、学理、哲理反映了理论的不同层次。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些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初是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来表达的,更多体现为治国理政的道理。之后,我们党进一步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予以聚焦和凝练,将治国理政的道理上升到学理: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作了进一步提升、凝练和概括,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从十三个方面总结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这就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形态得以完整且充分地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使我们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在哲理上得以深化和提升。

  道理,体现为发展变化的机理和因果逻辑,通俗地讲,是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回答。例如,为什么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学习中牢牢把握的道理。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种“行”是以其科学性、实践性为前提的。从理论上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从实践上看,这一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了理论的有效性,为讲清楚道理提供了有力证明。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不能满足于通读了几遍、背诵了几段,不能仅停留在发现了一些新提法、记住了一些新概念,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前后比较、反复揣摩,结合实践多思考、真领会。

  任何领域的发展都以学科化为方向,而学科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表现为一系列基本概念、逻辑、论断的集合,是学理的集中体现。从学科化的角度系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反映出来的就是学理。学理相对于道理而言,其思考更深、视野更全、逻辑更专。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首先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把“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联系起来学、贯通起来学,准确把握其基本观点、核心要义、科学体系、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哲理是从哲学高度对事物规律进行的提炼、归纳、概括,反映了特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科学理论体系的背后,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础的。从哲理上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可以使我们在更长远的历史视野下把握事物本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六个坚持”的概括,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既是深刻理解这一科学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也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哲理,就要全面准确把握“六个坚持”,将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实现“生动的学习”,既要有形式方法上的生动,更要有理解把握上的生动

  记者:如何理解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十分生动的?

  韩强:首先,理论创新的成果是生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彰显了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一思想在各领域也各有其创新形态,如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实践中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其次,理论创新的过程是生动的。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是主要贡献者和创立者,同时也汇聚了全党智慧。全党坚持认真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真谛,并用于指导各方面实践,在许多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论创新成果,开创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格局。

  同时,理论创新推动实践的过程是生动的。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有涉滩之险,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实践前进到哪里,理论就要跟进到哪里,同样,理论源于实践,也必须在指导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完善。因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就是理论源于实践又不断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和推动实践的过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基本原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活力的根源所在。

  记者:在您看来,党员干部应如何在读原文悟原理的基础上实现生动的学习?

  韩强:正是因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生动的、鲜活的,是不断丰富、不断向前拓展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也必须是生动的、多样的、与时俱进的,尤其是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上。

  必须提高学习形式方法上的生动性。我们知道,“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原著原文最能体现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读原文、悟原理,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不是零碎的、孤立的。就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而言,要原原本本学习报告,同时要把学习大会报告同学习大会系列讲话和相关文件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精神结合起来,联系着学。学习过程中,既要继承和坚持过去形成的有效方法,又要探索和运用体现时代特征、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开放式学习等形式,广泛运用网络平台。只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真正使理论学习入脑入心,见诸行动,产生实效。主动性增强,各种生动的形式都可以创造出来。

  必须增强理解把握上的生动性。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领悟,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和工作上的战略部署,这些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既要读原文、悟原理,学准学全新时代十年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有字之书”,也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读精读透新时代十年实践创新、生动实践的“无字之书”,要善于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坚持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走过的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历程,特别是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具体实践,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党员干部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的学风,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自觉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答案。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注重解决现实问题。要深刻领会“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正确认识把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精髓要义,注重培养理论思维、夯实理论素养,把学习理论与干事创业、为民造福结合起来,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上一篇:《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印发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全过程各环节

下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纲举目张,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联系《法治之窗》 | 关于《法治之窗》
渝ICP备19016650号-5 | 公安备案号:50023302000301  |   QQ:1876828445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  电话:010-59461777  |  法律顾问:北京霆盛律师事务所 主任:贾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