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点击: 次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本文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段相宇 黄秋霞
近日,江西各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南昌高新区的多家高科技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步加快生产进度,不少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图为位于南昌高新区的一家通信企业,工作人员在生产线工作。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5月16日,在2022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这样总结近期国民经济运行特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看待当前的经济表现,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运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坚持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既要看到经济数据“形的波动”,又要看到发展全局“势仍向好”,增强完成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的信心。 前4月多项经济指标增势较好,新兴动能不断成长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 发布数据显示,前4月,多项经济指标的增势处于较好水平。在工业生产方面,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保持较快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增势也较好,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3.9%、4.8%。 消费、投资和出口被形象地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今年前4月,在社会消费方面,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体规模扩大,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25799亿元,同比增长7.9%。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冲击下,转型升级态势未变,新动能继续成长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好,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好于全部工业。前4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2%,好于全部投资。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等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太阳能电池等绿色智能产品较快增长。 “面对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努力克服疫情冲击影响,基础产业支撑有力,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新兴动能不断成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付凌晖说。 疫情冲击带来短期变化,经济企稳回升韧性强劲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2.9%,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从发布会公布数据看,疫情对4月份经济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 分析4月份部分下滑的经济数据,付凌晖指出,“这些都是由于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都是阶段性和外在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变,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也没有变。” 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拥有强大发展韧性和旺盛市场活力的中国经济,有底气实现逐步企稳回升、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14万亿元,总量规模稳居世界第二,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抗风险冲击韧性强。从全国看,4月份的主要生产需求指标总量规模依然可观,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万亿元,钢材产量1.1亿吨,原煤产量达到3.6亿吨。从1-4月份累计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仍然保持增长。 因为粮食和能源等基础产业的有力支撑,我国供给保障能力强大。从农业看,随着各地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目前冬小麦的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睿娟分析称,近年来通过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等硬措施,以及育种技术等农业科技不断进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得到有力保障,有力稳定了宏观经济大盘。 从能源来看,增产保供持续加大,主要能源产品较快增长,如4月份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7%、4%和4.7%。从基础工业看,主要行业持续增长,供给保持稳定。 今年一季度,对全国近11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对各项优惠政策的满意度环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对减税降费政策的满意度超过了85%。 “放水养鱼”、“水深鱼归”。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举措,效果不断显现。 “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付凌晖说,现在吉林、上海等地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扩大内需、助企纾困、保供稳价、保障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在显效,5月份经济运行有望得到改善。 充分利用稳定增长有利条件,努力实现全年发展预期目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我国全年GDP增速目标确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以及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面临较大挑战。 “困难都是短期的、暂时的,从全年发展来看,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还有不少有利条件。”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效果逐步显现,投资稳增长作用将继续发挥,消费有望逐步恢复,出口虽然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持续增长有利条件仍然较多。 “下半年我国经济将明显好于上半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盛松成分析认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运行实际上好于预期,但是疫情的反复给经济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影响将主要体现在二季度经济数据上。他预计,在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地区,政策会提前发力;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到5月下旬至6月也会有改观。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是有效抓手。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调节力度加大,综合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困难行业和重点领域扶持,效果不断显现。付凌晖透露,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关方面在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机调控力度,将会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从疫情后武汉2021年的经济复苏情况看,工业生产和投资在复工复产后出现“V型”反弹,但消费恢复较慢,约持续一年才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消费仍是经济恢复的薄弱环节。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牛鼻子”就是居民消费,要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发消费券对短期拉动消费立竿见影。实证研究发现,发放消费券后中小微企业和小微企业营收分别提高了28.17%和26.99%,在住宿餐饮业中的带动效果尤为明显。”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李天一长期关注中小微企业,她建议,应继续加大扩内需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政策来刺激内需,进而带动生产端的复苏。 |